1st
單向平面推力球軸承保養時,需重點關註潤滑管理、清潔與防汙染、安裝與拆卸規範、運行狀態監測以及存儲與防護等方面,以下是具體說明:
一、潤滑管理
潤滑方式選擇:
中低速、中低載荷工況(如轉速≤5000rpm、軸向載荷≤0.5C0,C0為基本額定動載荷):直接填充潤滑脂至軸承空腔的1/3至1/2,避免過量導致溫升過高。
高速軸承(如轉速>5000rpm):需選用低黏度、低摩擦系數的合成潤滑脂(如聚脲基或矽基脂),減少攪油損失。定期補充潤滑脂,補充周期根據工況確定(如每運行5000小時或每3個月補充一次)。
高速、高溫或重載工況(如轉速>5000rpm、軸向載荷>0.5C0):可采用油浴潤滑、滴油潤滑、油霧潤滑或循環油潤滑。油浴潤滑時,油面高度控制在軸承最下排滾動體中心位置;滴油潤滑時,滴油量控制在每分鐘3至8滴;油霧潤滑適用於高速軸承(如轉速>10000rpm),可顯著降低溫升並延長壽命;循環油潤滑適用於重載或高溫工況,需配備油冷卻裝置以控制油溫(建議油溫≤65℃)。
潤滑劑選型:
基礎油黏度:根據軸承轉速和載荷選擇,低速重載選高黏度(如ISO VG 320至1000),高速輕載選低黏度(如ISO VG 32至100)。
稠化劑類型:锂基脂適用於一般工況,聚脲基或矽基脂適用於高溫或高速場合。
添加劑:根據需求添加抗磨劑(如二硫化钼)、極壓劑(如硫化烯烴)或防銹劑(如苯並三唑)。
性能要求:高溫工況選合成油(如聚α烯烴PAO),腐蝕環境選抗腐蝕添加劑油,食品機械選食品級潤滑油(如H1級)。
潤滑操作規範:
潤滑前清潔軸承及周圍環境,避免灰塵、金屬屑等汙染物進入軸承內部。
使用潔凈的潤滑工具(如專用加油槍、油壺),避免交叉汙染。
安裝時確保軸承座圈與軸、殼體的配合面清潔,避免雜質嵌入導致磨損。
二、清潔與防汙染
定期清潔軸承:
拆卸軸承時,需先記錄外觀狀態,確認潤滑劑殘存量,並取樣檢查潤滑劑質量。
清洗軸承時,分粗清洗和精清洗兩個步驟。粗清洗時,使用刷子清除潤滑脂和粘著物,避免軸承旋轉以防損傷滾動面;精清洗時,在汽油中緩慢轉動軸承,徹底清除殘留雜質。
非拆卸清潔時,可用蘸有石油溶劑的刷子清潔軸承,再用不起毛的布擦幹或壓縮空氣吹幹(註意避免軸承組件旋轉)。
防汙染措施:
檢查軸承密封件是否完好,若密封件或防塵蓋損壞,需及時更換。密封軸承無需清洗,僅需擦拭外觀。
軸承應存放在幹燥、通風良好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或接觸潮濕墻壁。長期存放時,建議塗防銹油並用防銹紙包裝。
三、安裝與拆卸規範
正確安裝:
安裝時確保受力點正確(軸上內圈受力,端蓋內外圈受力),避免直接敲擊軸承,防止變形。
熱套法加熱時,加熱溫度需控制在80至100℃,時間不超過10分鐘,並使用無腐蝕性礦物油(如變壓器油)。油槽底部需設置金屬網,避免軸承直接接觸容器臟物。
小心拆卸:
拆卸時需使用軸承拉拔器等專用工具,避免使用錘子等可能損壞軸承的工具。
拆卸過程中需記錄軸承的安裝方向、序列號等信息,以便重新安裝或維修時參考。
四、運行狀態監測
溫度監測:
軸承正常運行時溫度應穩定,若溫度突然升高(如超過90℃),可能因潤滑不良、過載或安裝不當導致,需立即停機檢查。
振動與噪音檢測:
使用振動分析儀或聽診器監測軸承振動和噪音。異常振動或噪音可能因滾動體損壞、潤滑不足或異物侵入導致,需及時排查。
五、存儲與防護
長期存儲管理:
軸承長期存放時,需放置在幹燥、通風良好的環境中,避免受潮生銹。可在軸承表面塗防銹油,並用防銹紙或塑料薄膜包裝。
存儲時需避免重壓和碰撞,尤其是高精度軸承,微小變形可能影響性能。
定期檢查庫存軸承:
定期檢查庫存軸承的外觀、密封件和潤滑劑狀態,確保軸承質量符合使用要求。